闽南师范大学“平安卫士”在行动
2019-07-08 14:47:56 来源:海峡教育报 责任编辑: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
海峡教育报讯(通讯员 潘雪萍 张雅雯)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70年取得的新成就,闽南师范大学“历史成就观察团” 于7月6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忠诚、实干好青年,弘扬新时代下“漳州110”精神。 第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在闽南师范大学内的各处保卫工作岗位上参观学习。迎着朝阳,队员们在保卫处集合,参加临行前的出征仪式。瞧他们脸上认真自豪的模样,仿佛对接下来要做的事胸有成竹。在仔细聆听过领导的发言和经过庄严神圣的授旗仪式过后,出征仪式圆满结束,社会实践正式地拉开了帷幕。 实践团队成员集体合照 杨慧群/摄 当今社会,火灾险情时有发生,为更好预防火灾的发生,在危险发生时有效地保护自己及他人,实践队的成员们来到了今天行程的第一站---校园消防总控站。通过老师的讲解,队员们对消防服装的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学习了其他防暴工具的使用方法。这间消防站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是学校烟感报警器的控制中心,据数据统计,我校共安装了6000多个烟雾报警器,平均一学年接受报警将近500起,其中真正可能造成火灾的情况仅15起,但并无真正造成重大火灾事件,这正是因为保卫人员对报警情况及时的监控和处理。一旦发现报警情况,保卫人员会及时联系就近的负责人去确认情况,若报警情况属实,保卫人员会立即处理,有效遏制了火灾的蔓延。这为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 随后我们列队到达了本次活动的第二站---校园监控中心。进入这间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监控画面,通过这些画面可以观察到校园内各个公共区域的情况。这里的工作人员要实时注意监控画面,观察是否出现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处理。这里的工作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他们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即使是在夜间也不能掉以轻心。正是因为他们尽职尽责的工作,才让我们能在安全的校园环境中认真学习。 实践团队成员集体学习烟雾报警器总控台原理 最后我们开展了实践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捕捉枪的使用。据了解,这类捕捉枪的有效捕捉范围在5-20米之间,从而限制坏人的行动。紧接着我们进行了灭火器的使用练习,老师先为我们讲解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然后每个队员都体验了灭火的过程。经过以上两项实践让我们掌握了自救的本领。 实践团队成员进行灭火实练 通过这次的学习,实践队成员们对我校安全保卫工作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也正是因为体会到安保人员工作的不易,让我们能在今后的校园生活中更好地配合他们的工作,也为我们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