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二中举行高考研讨会
2019-07-07 15:44:09 来源:福州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
海峡教育报讯 7月5日,福州二中召开2019年高考研讨会。2019届、2020届高三年段各学科教师汇聚一堂,共同就2019年的高考特点进行分析,对2019届高三备考工作进行总结和交流,对2020届高三毕业班的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 “预则立,不预则废” 高考研讨会的举办 标志着福州二中2020届高考备考 正式起航 怎样总结出适合福州二中学生特点的备考经验?怎样让福州二中的考生在高考中实现最好的自己? 基于这个出发点,福州二中定下了高考研讨会的主基调——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立足素养促五育,接续奋斗谱新篇。 明来处 知去向 迎接2020年高考,要怎么做? 所谓“明来处,知去向”,深入分析2019年高考试卷特点,就是最好的办法。 林育副校长首先总结了2019年高考试卷的突出特点: 固本壮基,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 2019年高考各学科命题在顶层设计上都特别注重引导考生增长学识见识。在试卷素材的选取中,萃聚古今中外,内容涉及文化、美学、艺术、体育、历史、科技、生产生活等领域,寓基础性考查要求于知识、能力与素养的融会贯通。让考生在应试答题的同时领略文化经典、铭记革命历史、感受当代伟绩,进而增长学识见识,增强四个自信。 凸显应用,强化关键能力发挥导向 “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新一轮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2019年高考命题突出考查考生的信息加工、逻辑审辨、审美鉴赏、探究创新、语言表达等学科的关键能力,凸显应用性考查要求,引导考生重视实践,学以致用。 强化选材的实践应用导向,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回应时代重大主题。很多试题选择既能体现学科特色,又与国家发展、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素材,引导考生综合运用学科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这种选材设计,有助于引导考生在生活中发现、理解、应用学科知识,在灵活应用中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社会、服务社会。 强化信息处理的实用能力,对接社会发展要求。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各学科试卷设题,都将考查重点落在考查考生面对不同问题情境时的信息处理能力。依托创新题型引导考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信息的获取、筛选、提炼和表达,强化信息处理能力的实用导向。 聚焦素养,巧设情境求创新 命题突破传统孤立、简单、直接的学科命题痼疾,聚焦学科素养,紧密衔接高中新课程标准,拓展素材选取范围,突出试题命制的情境化设计,着力于引导考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究问题,在更开放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五育”引航,回应素质教育时代强音 各学科命卷站在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方针的高度进行整体设计,在学科考查中体现五育要求。尤其在充分体现德育和智育考查的前提下,遵循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加强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他们身体力行。 对于2020年高考的趋势,林育副校长分析,新近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因此,在来年的高考复习备考演练中,我们要恪守素养导向、深化“五育”融合、厚植家国情怀、助力学养见识、激扬奋斗精神,唤醒文化自信、优化情境设计、践行应用指向、涵养理性智慧、丰盈审美灵魂。 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 这些词汇,二中人是不是特别熟悉? 看以下链接,你就会发现, 福州二中人,一直都在沿着这个方向孜孜探索。 2019年高考,二中陪你一起走过 陈同学,中考时通过定向生以低于统招线近20分入学,高考超本一线64分; 陈同学,高考591分,高考全省排名5600多,与三年前入学的位次一样,不过,这回从市级排名升格到省级排名; 龚同学,中考入学低于统招线10分,高考超本一线63分; 苏同学,网瘾严重,成绩一直在本科线徘徊,在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今年高考接近了本一线; …… 综合收集来的数据,2019届福州二中的学生,高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成绩的取得,是二中人的携手并进的结果。 在研讨会上,老师们对2019届备考工作做了详细的分析。 教务处蒋晓辉副主任从“三个研究”(研究考纲、研究试卷、研究学生)、“三个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团队意识)、“三个有效”(集备有效、课堂有效、校本有效)、“三度”(进度、难度、强度)等4个方面讲了备考方略,关注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科核心素养、采取切实可行的培优措施、暑期科学安排等几个导向的要求,以正能量点亮老师心灯,以智搏高考稳定学校发展。 2019届高三年段长方君炜对高三工作做了全面且细致的总结和反思,他说,“用真心帮助学生,尽全力迎战高考”,这句话概况了高三全体老师在这一年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他把高三备考的经验总结为:科学谋划、注重细节;树立榜样、动员激励;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家校一体,强化沟通;加强管理,营造氛围。 2019届高三语文集备组长林雍老师交流了高三备考经验。她说,他们将高三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回归课本、系统梳理——“实”;专项强化、补缺补漏——“精”;盘活知识,激活状态——“新”,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上下功夫。 物理教研组长关春虹老师总结说,心中有考纲,复习有体系;从容有序,谨严规范。高三复习要讲求高效性、检测要做到有针对性、培优补差等工作要落到实处。高三教师面对学生要分层培养,因材施教,注意教材的整合,还特别提到加强校本习题的编制,让能力与应试齐驱并进。 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在研讨会上,高三班主任代表郑伟伟老师、叶青老师还分享了班级管理的艺术。 研讨会上,9个学科分成5个小组,就备考具体做法和经验得失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 5位组长进行了总结 研讨会的最后,王洪泠校长总结说,她赞赏2019年高三年段管理的有效性,明晰的节点安排、精准化的教学管理;点评了各位集备组长的交流材料。同时强调2020届高三备考的新方向新举措:语文学科强调文学素养、思辨能力;数学学科致力于微专题研究,限时训练的常态化;英语学科要“心中有人”;物理学科中实验教学的导与练;化学学科应注重新结构-新成果,新物质-新应用,新装置-新转化。 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标国家“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与“一核四层四翼”高考综合改革方向,紧扣“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开展学科课程设计与教学评价,以“升华素养厚底蕴,聚焦高考塑栋梁”为导引,精准把握教学深度广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针对性、有效性,持续推进高中课程向纵深发展。 无论高考卷子怎么出,二中的备考始终围绕这个方向。高考研讨会,让老师们进一步达成了共识。 他们将用昂扬的精气神开启新篇章,为的,是让所有的二中学生在高考中成就最好的自己!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