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长征第一村”:践行“十个一”,弘扬革命精神

2019-06-18 12:45:04 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近日,海峡教育报记者参加中宣部举行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踏寻革命足迹,感受红色情怀。

    相关链接:

    “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在于都长汀等地启动

    6月11日启动仪式后,本报记者随采访队伍走进红色土地——福建长汀。长汀县地处福建西部,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客家文化、厚重的红色文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和著名的革命老区。

    从1929年3月红四军进入长汀开始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出发长征,近6年时间里,长汀是创建中央苏区的策源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历史地位相当突出。

第一站

参观红色遗址 追溯苏区历史

    长汀站的媒体记者联合采访团在启动仪式之后,立刻出发,前往红军长征第一村——中复村。坐上大巴车,在绿水青山间穿绕,记者们怀揣着一份敬仰之心走进红色土地。

 

    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观寿公祠——红军长征真正意义上的零公里处。拥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观寿公祠是长汀县十大门楼之一,古朴大门上的翘角飞檐,沧桑中凸显出建筑之美。公祠内的展厅,呈现着松毛岭保卫战的不朽历程和中复村新时期以来的建设成就。

    在中复村线路解说员赖富家老师的现场解说下,记者得知,观寿公祠,除了作为红军长征的起始点,还是当年松毛岭战役的指挥部。1934年9月,国民党“围剿”苏区,红九军团、红二十四师和近万名闽西地方武装为保卫苏区,掩护红军主力转移,浴血奋战在松毛岭上,指挥部就设在此地。

    跟随解说员的步伐,记者来到松毛岭保卫战战地医院旧址——超坊围屋。据了解,此建筑建于清代,占地6164平方米,是客家围龙屋建筑的实物范例。

    1934年9月,在松毛岭保卫战中,该宅曾作为红军战地医院。当年第五次反围剿进入紧要关头,红军伤亡惨重。为救治伤员,苏区群众组织了运输队、担架队、慰劳队奔赴前线,“家家户户无门板、家家户户无床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战事一直持续了七天七夜,作为红军战地医院,很多伤员从山上运送到围屋救治。超坊围屋为松毛岭保卫战及伟大的红军战略大转移作出了巨大的后勤保障贡献。

    在当地百姓心中,和超坊围屋同样重要的,还有红军桥和红军街。

    1929年,红军桥是红军宣传革命、赈灾救济、义诊送药、发放豪财、分田分地、动员征兵的地方。它既是一座连接军民的连心桥,也是一座伟大的英雄桥。解说员赖富家老师说:“当年在前桥四根柱上都刻有一条征兵用的标线,这条线和带枪刺的步枪一样高,青年达到这个高度就可参加红军。从桥上奔赴战场、参加长征的2000多名热血男儿大多没有回来。现南山镇籍在册红军烈士就有560多位。后人给这些刻线取了一个悲壮的名字,叫生命等高线!”

    红军桥过后,便是红军街。该址为明清古街,街宽5米,全长500余米。1931年9月,为繁荣农村经济,发展生产,解决老百姓生活问题,苏维埃政府在这条街上开办了消费合作社、茶油合作社、粮食合作社、红屋区红色旅馆等。

    此外,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苏维埃政府还在老街成立了红屋区诊疗所,将周边水平高的中医请来为当地群众治病。

fjsenPlayer|imgSize|1786a7508bdc24c5ee906ba21bf3b864

    红军街当地村民现场为记者们深情歌唱当地红色歌谣《哥哥出门当红军》。

第二站

走访中复小学 感受红色教育

    “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群策群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发动群众自力更生,献工献料建起新校舍。”长汀县南山中复小学校长刘陵俊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采访长汀县南山中复小学校长刘陵俊。

    中复小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完全小学,从1949年到现在,学校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办学效益也逐年提高。如今,学校以“长征从这里开始,梦想在这里启航”为办学理念,以“相伴红色圣地 长征精神育人”为办学特色。为牢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学校开展了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到红色遗址进行志愿服务等一系列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2019年3月31日,中复小学120名学生参加了祭奠松毛岭红军烈士活动。

    不仅如此,在中复小学,每一位孩子更认真践行着红军长征精神“十个一”:即唱一首红歌、讲一个革命故事、书写一首革命诗词、画一幅红军长征画、当一次小小讲解员、打扫一次观寿公祠、慰问一次老红军、祭扫一次烈士墓、重走一段长征路和做一次红军行军饭。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红军的后代,思想品德、红色基因的传承尤为重要。”刘陵俊告诉记者,中复小学一届又一届的孩子们践行着“十个一”活动,代代接力,重温着充满苦难与辉煌、洒满鲜血与汗水的红色征途,永远铭记革命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并将之化为前进的不竭动力,立志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