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榕面向社会公开征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LOGO

2019-04-28 10:13:51 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海峡教育报记者 林晓婷

    一个时期以来,在福州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高度重视,上下联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已全面铺开,榕城各级各类学校迅速行动,纷纷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

    据悉,福州市第一期114万余册《福州市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已全部发放至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学校开授生活垃圾分类指导课程。目前累计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班队会课教育、主题宣传教育活动3190多场次。

    4月26日,闽江学院附属中学处处洋溢着“绿色”氛围。以“新时代•新时尚•新榕城”为主题的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LOGO征集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市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在这里举行。

仪式现场

齐倡议 共践行

    启动仪式前,闽江学院附属中学学生上演了一段精彩的“垃圾分类”主题文艺表演。

    闽江学院附属中学校长俞勇、书记刘祯为学生代表发放生活垃圾分类校本教材《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漫画集》。据了解,该校本教材由闽江学院附属中学师生共同编写,旨在通过手绘、动漫等形式,寓教于乐,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仪式上,教师、学生、家长代表一一宣读《生活垃圾分类倡议书》。

    教师代表张杰老师倡议:为人师表,要注重融入教学、注重言传身教、注重社会宣传。

    学生代表黄星语同学倡议:作为新时代榕城好少年,要自觉学习新理念、践行新时尚、当好志愿者。

    家长代表黄丽霞女士倡议: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要学习掌握垃圾分类知识、自觉投身垃圾分类实践、当好垃圾分类宣传员。

    与会领导共同触动LED背景墙手触台,正式启动“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logo征集活动”。

    启动仪式后,与会人员前往闽江学院附属中学腾飞广场观摩部分垃圾分类设施。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工作人员、福州教育局机关党员志愿者们为大家介绍垃圾分类流程及相关设备功能使用方法。

志愿者向同学们介绍智能垃圾分类房

    三部垃圾分类特种车辆:收厨余等易腐垃圾的收运车、收不能回收的干垃圾的收运车、收可回收物的区间转运车。

LOGO征集方案

关于开展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公益宣传LOGO征集活动的通告

    由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福州市教育局主办,福州市垃圾分类中心、闽江学院附属中学承办,福建省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海峡教育报、福州日报等相关单位提供支持,共同举办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宣传LOGO标志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并进行评选和推广,现就活动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作品要求

    活动参与者可自选角度、自主命题,以提高公众生活垃圾分类意识,进行准确分类投放为目的,结合我市目前推行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五分法”(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大件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创作。

    时间

    作品报送截止日期为2019年5月12日。

    参赛须知

    报名须将作品和《活动报名登记表》(纸质版)一并报送至福州市垃圾分类中心,并注明“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宣传LOGO作品征集活动”字样。接受纸质作品投稿,要求A4纸彩色打印,附上300字以内创作说明,标明创作人姓名(要求单独创作)、工作单位、职务、联系电话。投稿即视为将该作品版权完全转让给福州市垃圾分类中心,并同意该中心在各种场合进行免费使用。

    收件地址:福州台江区群众东路63号福州市垃圾分类中心。标明LOGO投稿字样。

    咨询电话:83357464

    本次征集将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活动优秀作品将在福州教育微信公众号、福州日报教育新时空、福州市垃圾分类中心、闽江学院附属中学、福州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等媒介上集中展播,提高受众覆盖面及作品使用率,优秀作品还将在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宣传活动中使用。

    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宣传LOGO作品征集活动参评作品登记表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