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这些年轻人入选国家支持计划!最小27岁!
2019-04-26 16:07:30 来源: 责任编辑: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
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了2019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人选名单,全国共资助400人,厦门大学共8人入选。全国平均获助率16.7%,获助率28.6%,获助人数达历史新高。 学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前期进行广泛宣传并走访重点实验室,动员合作导师推荐优秀应届博士生和符合条件的新进站博士后申报,本次申报达28人,申报人数创历史新高。 本次入选的8位博士后分别来自8个不同的流动站,他们分别是: 肖理业 肖理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流动站,合作导师:柳清伙):1992年出生,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3篇,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2016年和2017年均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级奖学金。 张衎 张衎(海洋科学流动站,合作导师:戴民汉):1990年出生,博士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篇,2016年获博士研究生国家级奖学金,2018年获李四光优秀博士研究生奖。 白杰 白杰(化学流动站,合作导师:洪文晶):1991年出生,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 董金超 董金超(化学工程与技术流动站,合作导师:李剑锋):1987年出生,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5篇,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2016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级奖学金。 肖武鹏 肖武鹏(生态学流动站,合作导师:黄邦钦):1987年出生,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4篇,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2018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级奖学金。 梁青 梁青(生物学流动站,合作导师:韩家淮):1988年出生,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篇。 李晓丽 李晓丽(数学流动站,合作导师:沈捷):1991年出生,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7篇,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2016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级奖学金。 凌伟淞 凌伟淞(仪器科学与技术流动站,合作导师:周伟):1989年出生,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9篇,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2017年和2018均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级奖学金。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15〕87号),于2016年新设立的一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旨在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 该计划资助金额为每人每年30万元,两年共计60万元,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截至目前,厦门大学共21人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来源:厦门大学)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