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大学城频道 > 教育资讯 > 正文

美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不修满学分不能毕业

2019-04-16 16:03:35 作者: 来源:  责任编辑:赵海霞   我来说两句

    老师家长,你知道吗?最近, 美育太火了!!!

    前不久,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

    其实呀,加强美育工作,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努力着。自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全国各地都将美育提上重要日程。

    为什么国家这么重视美育?美育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呢?

    当下家庭普遍重视孩子的知识技能培养,却往往忽视了美育,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美的熏陶。拥有发现生活之美的眼光,拥有热爱生活之美的能力,是陪伴孩子一生一世的。

教育部重磅文件!

大学生要增加一门“必选课”

    据教育部官网消息,为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意见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

    每个学生需至少修够2个学分

    “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这里的学分具体的要求是什么?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和组织实施教学是高校普及艺术教育重要的推进机制之一。早在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就明确提出:

    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

    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

    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

    这是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学分做出的底线要求。

    本次《高校美育意见》结合发展形势,再次强调公共艺术课程学分,各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确保底线要求的前提下,更好地推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学分化建设,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学分目标。

    这些专业的师范生将迎来好机会

    根据《意见》,艺术师范教育也是高校美育工作重点。

    《意见》称,支持高校设立并办好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戏剧教育、戏曲教育、影视教育相关专业。建设一批高师改革试点学校,引导艺术师范专业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性美育教师。  

    同时,要按照在校学生总数合理安排普及艺术教育教师,鼓励高校探索实施公共艺术课特聘教授制度,鼓励高校建立与中小学艺术教师互聘和双向交流等长效机制。要建设一批高校美育名师工作室,培养一批美育名家名师。

    看到这则消息,有人建议,艺术类教育应该从小学初中高中抓起!

    其实呀,加强美育工作,近年来国家印发了多项意见通知。4月15日,教育部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学校美育改革发展。

    小编为大家摘选了近年来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的部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加强美育工作,一直在努力!

    教育部发文明确

    如何选聘体育美育兼职教师

    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办法》适用于普通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并明确了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的选聘条件、聘任程序、组织管理等五方面具体内容。

    努力推动美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8年8月,教育部党组印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通知》要求,坚持面向人人,改进美育教学;扎根时代生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遵循美育特点,健全完善机制。

    把影视教育作为

    中小学德育、美育等工作的重要内容

    2018年12月,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把影视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美育等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普通高校要强化

    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艺术教育

    2019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各高校要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每位学生须修满学校规定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方能毕业。

做好学校美育改革发展,

各地都有哪些好经验?

    在推进美育的过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创新之举。

    教育部4月15日介绍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有关情况。调查显示,近87%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了艺术教育,65%的学生参与了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学习掌握了艺术技能。

    那么,做好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各地都有哪些好经验呢?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地方是怎么做的!

四川省

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创新推动学校美育发展

    一是着力理顺体制机制,突出政府主导。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建立多部门美育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推进实施新时期学校美育“六大工程”。

    二是着力解决难题短板,改善美育条件。紧盯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善基础条件。

    三是着力美育改革创新,突出巴蜀特色。大力推进学校美育信息化管理,每年开展基于大数据的艺术教育年度报表(报告)网络填报。

    四是着力丰富活动载体,引领健康成长。将德育贯穿美育教学与实践全过程,精心组织每三年一届的全省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江苏省苏州市

4个坚持,提升美育发展水平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把握美育正确导向。坚持把美育工作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制度化建设。

    二是坚持面向人人,提升美育教学水平。构建校、区、市三级艺术节活动机制,深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培养每一位学生具有1至2项艺术爱好或特长。

    三是坚持不忘初心,优化美育教师队伍。改革用人机制,拓宽用人渠道,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构建全方位、广覆盖、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学校美育师资体系。

    四是坚持融合发展,健全美育评价体系。全面梳理现有教育资源,将学校美育与文化、德育、智育、体育工作有机结合,建立全方位、多维度学校美育评价体系。

吉林省通化县

优化举措 统筹资源

建设高素质美育教师队伍

    一是政策主导,创新机制,增强美育教师岗位吸引力。

    二是科研引领,活动推进,提高美育教师专业水平。

    三是立足实际,注重整合,满足美育教师资源需求。编制向农村学校倾斜,通过公开招聘、特岗聘任等方式,保证每所农村学校不少于一名美育专业教师。

5招把美育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美育不只是对孩子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更是影响着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健全的人格。能否让孩子在美的环境中成长,家长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妨来试试这5招!

    鼓励孩子接触优秀的艺术作品

    优秀的文学、音乐或影视作品,所塑造出的艺术形象与情节虽然是虚幻的,但都贴近日常生活。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一方面会丰富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家长们可以在空闲时间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音乐会或艺术展,在欣赏的同时与孩子交流对艺术作品的看法。

    带孩子多接触大自然

    家长可以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出去旅游,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在领略秀丽风光的同时,激发孩子对生活与创造的热情,感受自然的灵气,培养孩子敏锐的触觉和丰沛的情感。

    培养孩子动手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可以提升孩子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比如鼓励孩子绘画、摄影、设计等。家长们也可以为孩子添置一些艺术创作方面的工具,比如橡皮泥、画笔、相机等,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创造一些作品或小玩意儿。

    孩子通过这样的创造过程可以领悟到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打造美的家庭环境

    除了对孩子心灵的陶冶,也要关注家庭环境的整理和美化。家长们可以对家里适当地进行装饰,比如养一些鲜花和绿植,在墙上挂一些装饰画,或在桌上放一些可爱有趣的玩具、摆件等。

    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对自己的房间进行设计,促进孩子自身审美观念的形成。

    注重孩子的衣着仪表

外表形象的“美”是最直观的,家长需要对孩子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孩子衣着干净、大方、朴素、美观,引导孩子找到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穿衣风格,同时杜绝奢侈浪费和奇装异服。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